我有个同事,前天跑来问我,咱们是好姐妹么!
不是!
你在学校的时候把我自行车链子弄断了......
这事她还记得啊
我这同事,天津大学研究生,院花级别,却是不折不扣的缺心眼。她大学同学在省立医院当医生,推荐她代理了一款卫生巾。天天刷屏,刷的领导都找她好几次了,要不是看在实在太美的份上,估计早就被开了。我也不明白她这智商怎么考上研究生的。
我们约在万达星巴克,她第一句话就把我吓坏了:你帮看看,我亏了一辆mini。
我给她说,你天天发朋友圈没人问,原因就是:丑!
理由是,往下看。
一、不把用户当人看
你微信里有没有这样“勤奋”的微商存在,经常给你群发,比如这样的:
如果遇见,你会怎么办?
我100%删!
我是男的,你给我发卫生巾的广告,是不是太欺负人了。还有卖内衣那位,天天发穿内衣的爆乳美女,想干嘛呢。最后这位,每天群发一次,我没删她,就是想看她什么时候完蛋。
你怎么对用户,用户就怎么对你。你群发她垃圾信息,她就拉黑你,这个世界很公平。
在我眼里,这就叫不把用户当人看。
很多人从不去思考,从不做分析用户,不管是干啥的,只要是个活的就行,玩的是概率,暴力刷屏,朋友圈满是广告卖货的信息,想着拼命骚扰用户,总有人会买单。
如果你还在这么做,我劝你再坚持下去也没多大意义,几乎不可能成功的。
你平时翻朋友圈的目的是什么?
反正我是为了看看朋友在干什么,看看别人最近在干什么,过得如何。
过得好,嫉妒一下;过得不好,优越感一次;好看的,点个赞。
这是人性使然。
我相信没人愿意特意去朋友圈看广告。
如果要看广告,电视、优酷、爱奇艺不有的是。
朋友圈的广告无论你做的多高大上,多大的牌子,除了你自己喜欢看外,而且很多人认为用户应该也喜欢,其实没几个人愿意看。
最可怕的是麻木不仁,看似努力,实则没什么进展。
从现在开始,你需要洞察用户需求和产品使用场景。
我在《老杨说微商》第三期会讲到一个案例,如何挖掘产品使用场景,实现月多赚6000。
今天内容主要是下面的。
二、排版混乱
在第一期里,我提到过,碎片化时代,用户阅读朋友圈信息的时间大约是2秒。如果你没看过第一期,可以在的干货里面找。
我看朋友圈有个毛病,文字一口气读多了,头痛。
所以我对这样的排版是深恶痛绝。
点评:
① 存在大量无意义符号,影响阅读
② 无产品使用场景,用户看了并没有觉得这活动与我有关
③ 视觉焦点失焦
点评:
① 自嗨型文案,感动自己
② 无产品使用场景,用户看了并没有觉得这活动与我有关
③ 视觉焦点失焦
点评:① 读者什么信息也得不到
点评:
① 无意义符号
② 无产品使用场景,用户看了并没有觉得这活动与我有关
③ 视觉焦点失焦
如果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画线,你去看第一期。
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首因效应,你看到的第一眼印象决定了你对她今后的行为。
当客户翻开你的朋友圈,发现全是自嗨鸡汤、满屏符号、大量无意义的词语或是赤裸裸的硬广、炫富,客户看了第一眼反映是什么?
你要赚她的钱,从本能上看是抵触的,和你完全不认识。
从陌生到了解,需要一段时间,如果你朋友圈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她的地方,那为什么要看!
很多人抱怨说引流难,在我看来取得信任更难。
所以朋友圈需要做一些“表面功夫”,通过排版让信息阅读起来更顺畅。
比如:
点评:① 排版技能
微商必须了解朋友圈字数限制的秘密。
以安卓系统三星手机为例,朋友圈文字每行显示19个字;而苹果每行为17个字。
微信为了保证有好的阅读体验,微信设定显示8行,超过8行显示“全文”。
安卓系统,每行19个字,8行,152个汉字,一共是304个字符。
iphone,每行17个字,8行,136个汉字,272个字符。
我在第一期讲的微信短文案写作技能之一:一段一句,让阅读更简单!
就算你的文案写的不好,但显得干净总可以实现吧。
当用户点开你朋友圈看,第一眼印象决定了她是不是会继续看下去,你又不是大V,想怎么写就怎么写,写啥都有人看。
我们就是普剖通通的微商,因此需要更加维护自身的形象来获得陌生用户的信任。
在第一期里,我强调:微信短文案的第一行是标题行,概括全文。
而且注意每行字数,不要出现折行或显示不全,这都会影响用户体验。
下面这个例子就是我在第一期讲的“发了一条朋友圈,当天多卖8瓶”的宝妈。
虽然行文风格上有很大改进,排版也清晰了不少,但还存在很多问题,决不是说看了一篇文章就什么也会了。
看懂和会做是两码事!
二、逻辑混乱
17年微商关键词之一就是:迷茫!
不知道到底怎么干。
我的观点,零售就零售,招商就招商,不要混一起。
我认识一个卖护肤品的,天天给我群发,有次我好奇点进去看,是这样的:
我找了一圈也没找到这个产品到底对我有什么用。
招代理、团队建设、收入截图、转账截图、发货,忙得不要不要的......
还没接触你,就知道你要卖东西惹人反感。
我到现在都没搞明白,为什么要天天给我群发消息,每天准点,比新闻联播都准时。
我都不想接触你了,你还想让我做代理?
想不想买是客户说了算,不是你发了广告说了算。
有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客户需要什么。
让客户觉得好才是微商要做的事,明白这个意思吧。
客户只是隔着屏幕去了解你这个人,他能通过的方式就这三种: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。
图片说不了话,表达力有限,剩下的只能是文字和视频。
视频是把你自己的生活暴露在网络环境中,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加信任感,如果视频能拍的更美一点就更好。
文字是体现你个人思想的唯一方式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意,要聊天说一天都不带重样的。但只要提起笔,就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,还是练得少。
朋友圈终究是人和信息的聚集地,刷圈始终要回归到人。
任何广告都是有目的的,当你用别人都在用的方式刷圈,谁还爱看你发的东西呢?
当一种方式被透支的时候,就说明该换换你那千篇一律的思维了。
要想在信息泛滥的海洋里被人多看两眼,你就必须做到人无我有,人有我新,人新我奇,永远领先别人半步,你就能脱颖而出。
如果你想快人半步,回去看我第一篇文章。
二、颜值低
《琅琊榜》上映的时候,我看了一篇文章,叫《唯颜值匹配者,方能以帅治国》。
果然,长得好看,到哪里都受欢迎。
连名创优品10元店都装修的如此高大上,我们有什么理由让自己朋友圈看起来low呢?
不过很显然,有人不知道。
我最受不了有人刷十八手模糊的都看不清的图,转发完全不是自己的视频......
当用户傻啊!
下面我通过两个小例子来讲解怎么来实现高颜值。搜索(642928525)可以参照范例。
① 修图调色
使用工具:snapseed
想要在朋友圈脱颖而出,让人记住你,“色诱”是个好办法。
让色彩更鲜艳、饱和度更高,我使用了HDR功能,调节参数来设置。
我们发圈照片常有种“闷闷”的感觉,所有的颜色都灰扑扑的没精神;
为什么同样场景拍出来的照片有的却是色彩鲜艳,好像都活起来了。
原因就在于色彩的饱和度。
很多人不重视这一点,觉得转发一下上家的图,多简单省事,自己朋友圈给人的印象就是小商贩,到处充斥着商品信息。
因为客户对你的信任,才会买产品。哪怕是再好的产品,客户不信你,白搭。
所以我们要给客户一个看我们朋友圈的理由,客户是非理性的,第一眼看着爽,心理抵触情绪就少了很多。
你现在要做的就是让发圈耳目一新,用讲故事的方式来销售产品,让客户看得爽。
当然具体到不同品类,自然侧重点又不同。
② 视频编辑
使用工具:VUE
使用要点:分镜、滤镜
关键词:像拍大片一样,记录自己的生活
VUE怎么用,自己去应用商店下一个。
你要知道,大众都有一种窥私欲,喜欢听别人的事。
利用人性的弱点,通过故事把需求结合起来。
把你的主观态度和情绪引入到文案上面去,甚至带上强烈的情绪和态度,就能大大提高内容的吸引力。
文字容易产生意见领袖,在心智和思想上分出等级,然后别人看到你那么有思想,容易产生信任感。
博客、微博也这样。
所以发圈的时候要体现的是“我”,而不是产品。
因为大众对文字的驾驭能力普遍退化,写的好更容易获得别人关注。
视频是为了更好体现“我”而采用的一种方式。
很多人业务做不好,并不是不勤奋,而是勤奋用错地方了。
我们常常喜欢发一些我们爱看,但客户不愿看的东西。
客户爱看啥!
你!
客户不爱看啥!
广告!
客户关注你比关注你产品的兴趣大多了,17年微商怎么做!
短视频+短文案,把自己“暴露”在微信小圈子里。
你自己就是最大的IP.
五、没故事
每个人每天都遇见、听见很多事,我们需要把这些事情做二次加工,变成我们的故事。
我在济南住,要是我发布一条消息说:北京限行了,我相信朋友圈里没什么反应。
但是我要说:济南限行了,很多人都会来问。
客户只关心与她的利益有关的事情。
但现在99%的微商是:你讲你的,她关心她的,都不在一个频道上,做不起来的原因之一便是不去洞察客户潜在需求。
我们的故事都是依据产品场景而衍生出来的,因此故事必须找到痛点。
很多客户都是先了解了产品,觉得产品不错了才成为代理的,所以我觉得很多小微商都在迷茫的勤奋着,坚持着错误的路线。
同样一件事,你这样写它就是广告;换个角度写就是乐趣。
点评:原文采用平铺直叙的说教方式去科普常识,用户一看这不就广告么。
那我还看什么,直接略过;
修改后当标题党吸引用户注意,我们把平铺直叙描述性质的语言改为互动式口语化,快节奏中自然的植入广告,读起来有特别强的指向性,你!
点评:原文已经告别了粗暴直白的表述方式,表达了自己对爷爷的情感,植入广告;
修改后明显借用电影《夏洛特烦恼》里的经典段子:马冬梅那一段,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,读者不自觉就降低了营销敌对心理。
修改后:
『我姑夸我』
姑姑睡眠不好
我让她试试鑫玺足贴
她不信啊这能管什么用
我说姑姑你就试试吧
反正也睡不着
本着不浪费的原则
姑姑坚持每天贴
前两天让我再发几包
直夸我会办事
于是我总结
一贴足贴除心魔
躺下之后睡得着
同样是打广告,换一种说法消费者还会那么抗拒吗?
下图所示:她们在群里研究的就是《老杨说微商》第一篇里提到的案例,做微商卖东西的自己都烦这种硬广,更何况消费者了。
作者:老杨